清潔型煤的使用方法與傳統(tǒng)散煤核心差異在于點火方式、燃燒控制和清渣邏輯,需結合其“高固定碳、低揮發(fā)分”的特性調整操作,若按散煤方式使用,易出現(xiàn)點不著、燒不旺或結渣問題。
這個問題很實用,很多人剛開始用清潔型煤會因方法不對影響效果,抓住這些差異就能充分發(fā)揮它的環(huán)保和節(jié)能優(yōu)勢。
一、點火方式:分層引燃,而非直接點
清潔型煤不能像散煤那樣直接用火柴點燃,必須通過“分層鋪墊”逐步升溫。首先在爐底鋪5-10厘米厚的易燃物,比如干木屑、玉米芯或專用點火塊,點燃后讓火焰充分燃燒;接著鋪一層小塊清潔型煤(直徑5-8厘米),覆蓋住火焰,此時保持風門全開,讓小塊煤先燒紅升溫;等10-15分鐘,小塊煤燒透后,再添加大塊清潔型煤,堆疊時留1-2厘米縫隙方便通風,避免直接用大塊煤點火導致“只冒煙不著火”。
二、燃燒控制:少添煤、控通風,而非頻繁添煤
清潔型煤燃燒持續(xù)時間比散煤長很多,單塊能燒2-4小時,所以添煤頻率更低,通常2-3小時添一次即可,不用像散煤那樣1小時就頻繁加煤。通風控制也有講究,升溫階段需要風門全開,讓爐溫快速升到600-800℃;但爐溫達標后要及時把風門調至1/3開度,避免通風過大帶走熱量,或通風過小導致結渣。整個過程要避免風門長期全開,否則會加速型煤燃燒,既浪費燃料又降低取暖效率。
三、清渣與保存:緩清理、單獨存,而非硬敲快清
清潔型煤燃燒后結渣較硬,不能像散煤那樣隨時用爐鉤硬敲清理,否則容易損壞爐箅子或爐體。正確做法是等爐溫降至300℃以下(爐體不發(fā)紅),再用爐鉤輕輕撬動爐渣,慢慢清理;而且它的渣量比散煤少30%左右,通常1天清一次就行。另外,未燒完的型煤要及時取出,放在干燥通風處保存,下次使用時優(yōu)先添加,避免受潮后難以點燃;同時要注意,不能把清潔型煤和散煤混合使用,否則會破壞燃燒節(jié)奏,增加排放,還會影響環(huán)保效果。
電話:
聯(lián)系人:
地址:
聲明:本站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互聯(lián)網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刪除,謝謝!